如果您無法顯示圖片. 請點選此處閱讀
出刊日期2019/4/30    |   取消訂閱    |   English
AI與它們的文化生產

「AI與它們的文化生產」專題討論了人工智能透過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與自動化的途徑,所能創造出的文化產物與圖景究竟為何,而這又帶出了其他哪些新課題。美國學者曼諾維奇(Lev Manovich)《美學的自動化:人工智慧與影像文化》一文討論了AI對於文化生活的影響(例如影像文化),針對人類在現今美學選擇上的自動化,提問了此種自動化在以量化與統計來找尋文化模型之外,更應聚焦於文化產物的多樣性與差異性之上。邱誌勇文章《從義肢、異體到賤斥主體:「機器/人」的主體性》則試圖從「義肢到異體」、「從賤斥主體到機器/人」兩階段論述,輔以相關科技藝術作品之分析,探究當代機器/人的主體性。陳沛妤《機器人的美學觀?關於「國立臺灣美術館the big picture展」》則從機器人史(文學、電影、藝術等)來討論繪畫與勞動、人腦與機械腦之間的美學問題。

此外,專題也介紹今年4月義大利舉辦的首屆針對AI議題徵件的「再-人文主義藝術獎」(RE:HUMANISM Art Prize)幾件作品,例如首獎《跌》即使未使用AI技術,但仍因作品問題意識上強烈的數位科技性格而獲獎。其他像是《我的人工繆思》、《成為幻影》以及《今日要求全然的懶惰》則分別獲得二三四獎(四獎有多人並列,詳情請見官網www.re-humanism.com)(文:吳嘉瑄)

從義肢、異體到賤斥主體:「機器/人」的主體性
美學的自動化:人工智慧與影像文化(Automating Aesthetic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mage Culture)
機器人的美學觀?關於「國立臺灣美術館the big picture展」

以機械科技零件作為藝術創作材料,無論是透過硬體設備或是書寫軟體程式,進而組合而成一件完整的「科技藝術」作品,對藝術領域的論述與視覺效果呈現的精進而言,無疑是人類藉由機械設備的物件特性與其背後對未來幻想的觀念,賦予一種足以被稱之為「美學」的價值觀。

主圖:「機器人實驗室」(RobotLAB)。(攝影:陳沛妤)

 

作品資料庫 works
跌(Tha Fall)
我的人工繆思(My Artificial Muse)
成為幻影(devenir-fantôme)
今日要求全然的懶惰(Demand full laziness today)
書籍資料庫 books
《機械感知:將至的人工智慧紀元》(The Sentient Machine: The Coming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最後的發明:人工智慧與人類時代的終結》(Our Final Inven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End of the Human Era)
《新黑暗時代:科技與未來的終結》(New Dark Age: Technology and the End of the Future)
連結資料庫 links
再-人文主義藝術獎 robotlab
地址:40359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電話:+886-4-23723552
Copyright @ 2017 國立臺灣美術館   聯絡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