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無法顯示圖片. 請點選此處閱讀
出刊日期2020/4/30    |   取消訂閱    |   English
碰撞科學

在這次「碰撞科學」專題當中,主要針對了科學/科技與藝術創作之間的關係與當前進展做討論,並且延伸至對於科技理論當中創新發明史與科技史問題的反思。藝評人楊成瀚在〈生命威脅的解消與生命價值的尋覓:人類世時代的藝術與科學〉一文裡,從數位生活角度出發,討論在人類世所帶來的各種風險與災難(例如COVID-19)之下,藝術家與科學家及科學世界的互動日趨頻繁,這種交流大致以兩種模式進行:一種是著眼「生命威脅的解消」的「藝術與科學合作」模式,另一則是強調「生命價值的尋覓」的「科學中的藝術反思」模式。另一位藝評人王冠婷〈我們正在尋找「創新」嗎?:又遠又近的藝術與科學〉一文,則觀察近來結合科學與藝術的機構與計畫,指出藝術與科學或科技的合作主要是建立在科學知識或科技應用的層面,並進一步呼籲我們去深思,藝術該如何在這股浪潮中,不因為這種渴望偏移自己的價值,將自己擺置在適切的位置,否則,此種不基於人的需求、而是產業驅動的探索,可能是危險的。

英國學者埃格頓(David Edgerton)專文〈從創新到使用:科技史學十個兼容並蓄的論題〉主張,多數的科技史學都聚焦於創新而非科技,且不恰當地將這兩者混為一談。區分創新與使用可讓科技史與較廣泛的歷史互動,對科技史中關於性別、種族與階級等問題的探討至關重要。此外,將焦點放在使用上,可更深入理解「科技決定論」之類的術語。儘管創新的歷史有趣且重要,但它無法處理應為科技史核心的議題,也無法回答科技史學者想像中的諸多問題。「現役科技史」將同時開啟新的研究領域,包括維護、修理與改造的歷史,並以使用為基礎,進一步發展出對於創新的解釋。

此外,現正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展出的「對稱性破缺–超科學.藝術展」(展至5月31日),該展是英國FACT藝術與創意科技基金會(Foundation for Art and Creative Technology)策劃,是其與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於2016至2018年合作的藝術旗艦計畫成果發表,可與本專題相互參照。

 

從創新到使用:科技史學十個兼容並蓄的論題
生命威脅的解消與生命價值的尋覓:人類世時代的藝術與科學

隨著我們的生活與越來越離不開數位和網路科技,以及「人類世」(Anthropocene)帶來的各種未知的病毒、風險和災難的出現,藝術家與科學家和科學世界的互動近年也日趨頻繁。

主圖:亞藍達(Julieta Aranda),《盜取自己的大體(攀向黑暗的另一組立足點)-第三部曲》(Stealing One’s own Corpse (an alternative set of footholds for an ascent into the dark) – PART 3),單頻道錄像、有聲、裝置場域、雕塑,09分32秒。尺寸依場地而異,2018。(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我們正在尋找「創新」嗎?:又遠又近的藝術與科學
藝訊資料庫 news
【臺中】對稱性破缺–超科學.藝術展
人才資料庫 artIsTs
王冠婷
楊成瀚
作品資料庫 works
盜取自己的大體(攀向黑暗的另一組立足點)-第三部曲(Stealing One’s own Corpse (an alternative set of footholds for an ascent into the dark) – PART 3)
目前無法證明,但我們知道它的存在
本然的觀點(The View from Nowhere)
書籍資料庫 books
《大地形構》(The Terraforming)
《拉虎耶勒:對抗數位》(Laruelle: Against the Digital)
《大數據:教育篇:教學與學習的未來趨勢》(Learning with Big Data: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精神政治學》(Psychopolitik: Neoliberalismus und die neuen Machttechniken)
連結資料庫 links
藝術與創意科技基金會
地址:40359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電話:+886-4-23723552
Copyright @ 2017 國立臺灣美術館   聯絡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