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無法顯示圖片. 請點選此處閱讀
出刊日期2021/6/16    |   取消訂閱    |   English
集體

這次的「集體」專題主要參照了2020-2021年的柏林「跨媒體藝術節」(transmediale)主題「拒絕」(Refusal)。這種關於拒絕/抵抗意義的姿態與作為的歷史由來已久,從2020年到此時此刻我們當下所處的疫情時代中,拒絕/抵抗更是成為了各地區的重要問題意識。

本專題即試圖從這樣的概念出發,呈現各領域的人們如何討論或者回應這股全球性的概念風潮。藝術家致穎與影像評論者沈克諭的文章〈我們還有何種拒絕?〉與〈疫情下的網路與參與〉同樣都是從全球性的肺炎疫情事件角度出發,致穎討論了拒絕概念下的蒙面策略與相對應的監控技術,乃至蒐集大數據的演算法所激起的人力成為資源(而不再是人)的問題;而沈克諭則從網路直播、觀眾與參與模式切入,討論臺灣自2020年至今的相關創作,並總結了在此疫情下的網路世界中,透過個人層級的參與行動能創造出新的敘事與意義,並嘗試傳染(contaminate)擴散至人群。

另一方面,我們也將討論問題延伸至網絡方面,試圖提供對網絡意義更多的反思空間。國外論述〈網絡安魂曲〉(Requiem For the Network)一文由媒介理論家暨評論家洛文克所寫,他認為網絡概念與意義在當今數位時代中已然「滅絕」,現在其剩下的概念幾乎是由平臺(platforms)——例如臉書等社交媒體——來完成,而網絡是麻煩的事物嗎?洛文克由此出發,試圖討論網絡概念與意義究竟還殘存多少,以及它又位處何處的問題。

相應於此,本次介紹了幾件「跨媒體藝術節」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藝術節因應肺炎疫情,採取了類似論壇大會的形式,著重於多方綜合性的線上討論,包含了大量來自視覺藝術、音樂、建築、學術領域等專業人士的廣播作品與錄像等作品,其中錄像作品也有多部演講式的論文影片,參考網址:https://transmediale.de/

我們還有何種拒絕?

即便是嚴峻的疫情也從沒打消抗爭者走上街頭的堅定信念。(本文圖片提供:致穎)

主圖:由簡易的演算法軟體iDetection辨識群眾中的人物,此軟體並無臉部偵測的功能。(圖像製作:致穎)

網絡安魂曲(上)
疫情下的網路與參與
人才資料庫 artIsTs
致穎
沈克諭
作品資料庫 works
超越使命召喚
被禁止的城市
體現拒絕,從巴切到抽搐症候群
閒人大會
書籍資料庫 books
《憤怒與希望:網際網絡時代的社會運動》(中文版)
《堆疊:論軟體與主權》
《網絡文化:資訊時代的政治》
《平臺資本主義》
《快樂行動主義:感覺良好的政治》有聲書
《立即刪除社交媒體帳號的十個理由》
連結資料庫 links
網絡文化研究所
地址:40359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電話:+886-4-23723552
Copyright @ 2017 國立臺灣美術館   聯絡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